本帖最后由 楚风汉韵 于 2016-5-7 06:21 编辑
“翰墨寻梦•彭城五老画展”作品欣赏
5月1日,“翰墨寻梦•彭城五老画展”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开幕。“彭城五老”皆已年逾七旬:姜舟先生、乔俊声先生、黄秉乙先生、周长海先生、曹乘龙先生。此次展览,五位老画家各自拿出精品、近作30幅,人物、山水、花鸟并重。翰墨飘香,世纪寻梦,既是个人翰墨春秋的回顾,也是徐州书画界波澜壮阔的艺术画卷。
“翰墨寻梦•彭城五老画展”作品欣赏 姜舟先生、乔俊声先生、黄秉乙先生、周长海先生、曹乘龙先生合 ...
前 言
古人有诗赞曰:“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自沛公刘邦打天下创建大汉王朝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充分说明了这一话题,并非过誉之词。今人称徐州不仅是出皇帝的地方,也是孕育书画艺术大家的摇篮,尤其是近现代,如已故的老一代书画大家张伯英、李可染、朱德群、刘开渠、王子云、王青芳、王肇民、朱丹等,哪一个不是成就卓著、独树一帜而闻名遐迩的大师级人物?
就当今而言,从南京到北京,从圈内到圈外,到处都活动着徐州籍书画家的身影,不少人在各地为一方书画界的领军人物或是骨干力量。追根溯源,正是由于徐州几千年深厚的文明史的积淀和影响,以及徐州特定的“兵家必争之地”的环境和东西南北共同交汇的地理位置,铸就了徐州人强悍、务实、不畏艰险、勤奋刻苦、敢为人先、有情有义的优秀品格,以及崇文尚武、大刀阔斧、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出世情怀和人文取向。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在党的“双百”文艺方针和“二为”方向指导下,在我市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徐州的书画艺术事业更加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提出“舞动汉风,打造书画徐州,培塑彭城画派”的奋斗目标召唤下,徐州书画界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实力雄厚,成就斐然,已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由此,也使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当上下而求索。”今天,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和这本画册所展示的是我们徐州已年逾七旬的五位老画家的中国画作品。尽管他们各自的性格、资历、描写内容、选取题材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和笔墨技法等等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大都是在半个世纪以前自幼喜爱书画艺术的,几十年来,他们发愤图强,节衣缩食,走南闯北,寻师拜友,苦心钻研,历尽艰辛,读书,练笔,深入生活,搜尽奇峰打草稿,精益求精,九朽一罢不肯眠。在他们大半生的不懈努力下,都各自取得了不同的骄人艺术成果,并且已经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独特风格。另外,他们还在人才培养,活动组织等方面为徐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几个虽已年逾古稀,但仍痴志不移。因为我们深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的含义。中国画的学问博大精深,我们既要遵循可染先生的谆谆教导,“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更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打进去是很不容易的,有的人花了一辈子的精力也没有打进去;而打出来则更非易事,只有勇气还不行,而仍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并且不可急躁冒进,急于求名,瞎打、乱打往往是会事与愿违的。
这次展览和这本画册所收入的作品,大都是我们近几年各自创作的,由于水平和时间所限,作品中仍存在着不少毛病或缺点,我们殷切期待大家和同道们不吝赐教,我们当虚心听取各方高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为我国书画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继续努力。我们相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姜 舟 2016年5月1日
|